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与“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平台”合作,于 2022 年共同发起“创蓝碳中和先锋”奖。设立该奖项的目的是支持和推广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先锋企业,宣传推广低碳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中国和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
“创蓝碳中和先锋奖”将以 2015 年启动的“创蓝奖“为基础,关注新能源、绿色出行、储能、绿色建筑、节能、智能制造等碳中和关键赛道的科技企业与创业团队。创蓝奖已开展了六届,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评估机制和与 20 多个国家合作机构的征集与加速合作模式。
段文琦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高级顾问,哈工雷神资本合伙人
何 新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技术总监
杨 熹 北京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科技中心副主任
张文艺 北京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圆基环保基金副总裁
周宇光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副秘书
为支持开展相关的技术性专项评估,随着征集和评选工作的开展,评选组还将会组织相关的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形成技术专家组,支持评选工作的进行。
“创蓝碳中和先锋奖”欢迎来自海内外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与团队报名参与奖项评选。设立该奖项的目标是每年评选出一批海内外优秀的绿色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并通过评奖和宣传的过程,推广和传播绿色低碳科技知识,帮助投资机构有效识别优秀的投资标的,支持绿色科技企业快速成长。本次评奖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该奖项将在评选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专家评审组,建立科学、公平的评分方法和流程,对申请机构进行评审。评审将采用统一评估框架、流程、评估标准以及数据质控要求,并重点考虑如下方面:
• 专项评估:关注申请机构的硬科技属性和行业领先性,组织专家针对 “技术性”以及“IP 竞争力”开展专项评估。
• 综合评估:通过专家评审,系统评价企业和团队的技术创新性、绿色低碳效益、成长潜力、 团队与战略、商业模式等维度的综合表现。
1)绿色科技领域的企业或创业团队;
2)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意义;
3)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可产生较为明显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其它环境效益;
4)企业有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社会责任表现。
1) 点击下载报名表
2)2022 年 3 月 31 日前填报和提交报名表格以及相关资料;
3)通过初筛的参选机构在线上向评选专家组展示与问答;
4)重点入围企业,受邀参与线下路演并与评委交流;
5)获奖企业参与颁奖典礼。
评审组将会开展以下评审工作:
1)第一轮筛选(初筛):评选工作组对提交文件进行初审,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参选机构;
2)入围评估:评选工作组邀请通过初筛的机构参加线上评选,由专家进行评审与打分,确定入围名单;
3)现场考察与评估:针对部分申报,评选工作组将组织专家开展现场的考察和调研;
4)线下路演与专家评审:评选工作组将邀请重点入围企业开展线下的路演,并邀请专家(含评选顾问委员会专家)进行评选和打分,评估工作预计将在 5 月底完成;
5)确定获奖名单:评选工作组将推荐获奖名单提交评选顾问委员会,由委员会最终审议确定。
奖结果将在 2022 年 6 月举办的“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年会”宣布,届时举行颁奖典礼。
联盟成立于 2013 年 1 月,致力于通过开展技术转移、技术评估与示范、专利保护、投资服务、政策研究等工作,推动绿色与低碳的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加速全球可持续发展。联盟成员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
经过 8 年多的运行,联盟发布了 50 多份绿色政策与市场研究报告,评估了来自 20 多个国家的近 400 项创新绿色科技,并在 12 个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建立了覆盖 20 多个国家的创蓝技术征集与加速网络。联盟于 2019 年成为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战略合作伙伴,在 WIPO、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启动了 IP 赋能绿色科技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绿色科技领域的 IP 战略培训、研讨会、企业 IP 培育试点和省市加速试点等工作。
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平台是由北京绿色金融与可 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与多方合作,于 2021 年 5 月发起。该平台将充分利用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 续发展研究院和各合作机构的资源,联合科学家 和科技创新企业,对接金融资源,支持经济和科 技发展。平台成员包括各类 PE、VC、银行、保 险等金融机构,绿色科技企业以及国内外提供绿 色技术的研发机构和科学家、工程师。
平台的联合发起机构包括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 融专业委员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北京基金业 协会、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中关村创蓝清 洁空气产业联盟、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绿色技术 银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浙江之江创投 研究院、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业联盟。平 台秘书处设在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绿色科技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